作品突然爆款后,我72小时没合眼:90%创作者都在假装享受!
凌晨三点的手机屏幕亮得刺眼,后台提示音像机关枪一样“叮咚”不停。当那条随手拍的生活碎片播放量从三位数跳到100万、500万,最后定格在800万时,我不是在庆祝,而是对着天花板发呆——这泼天的流量,到底是馅饼还是催命符?
凌晨三点的手机屏幕亮得刺眼,后台提示音像机关枪一样“叮咚”不停。当那条随手拍的生活碎片播放量从三位数跳到100万、500万,最后定格在800万时,我不是在庆祝,而是对着天花板发呆——这泼天的流量,到底是馅饼还是催命符?
近些年来,因为传播的途径多了,老百姓接受文艺作品也容易了,对于社会上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是好的,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,评判标准也多了一起,也有一些标准是被人为的选定的。
2024年菏泽南站的候车大厅里,一个身穿白衬衫的男人抱着吉他唱起《诺言》,这段视频上传后,播放量在72小时内突破2亿,郭有才的粉丝从19万涨到1000万只用了12天。
画面很生动:黄昏时分,排队的人从摊前绕到拐角,手机对着炸锅不停拍照,连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。
郭有才热度全无,再次回归菏泽南站唱歌,这次根本没人买账,短短半年,郭有才的起落成了短视频时代最典型的“网红样本”,他曾是那个在菏泽南站外、抱着吉他、嗓音沙哑却充满故事感的小伙——没有滤镜,没有团队包装,只有几句真情流露的歌和一份朴素的倔强。
2025年10月,有人在传祺向往M8车里拍了段视频,火了,苏畅,郭有才的搭档,在车里唱《诺言》,唱得跑调了,两个音没踩准,评论区全在笑,这视频是车主随手拍的,没剪过,也没修音,问题一听就出来,大家这才反应过来,郭有才团队一直靠着草根真唱立人设,可唱得其实不稳当
郭有才把打赏按钮藏进后台,像把刀收回鞘。他对着五万在线观众说:“今天不收钱,咱们聊会儿。”弹幕刷得飞快,有人喊“作秀”,也有人问“哥,你图啥?”他咧嘴一笑:“图个踏实,怕再摔一次,脸先着地。”
随便刷个短视频,可能就会冒出一个新网红,带着几百万粉丝闪亮登场,但奇怪的是,这些网红往往火得快,凉得也快。
“草根翻唱”滤镜碎了一地,10月14日菏泽小伙郭有才给海澜之家卖棉服,播放量只有巅峰期零头——流量退烧比山东降温还快,男人衣柜救不了“一首歌吃半年”的网红老本。
咱先聊聊那些被流量砸中的草根们,说真的,谁能想到平日里在街头巷尾为了几毛钱生计奔波的小人物,突然就能站在全网关注的聚光灯下呢?
他身后的油锅,已连续多日从凌晨两点沸腾到午夜,十几个小时的不间断工作,连吃口饭都得抽空。
这事儿还挺有意思,假期里的流量狂欢没停,反倒用这么个消息留了个“未完待续”的尾巴。
郭有才,沙哑嗓音里裹着草根故事,十天吸粉千万,被传“日入百万”,可掌声最响时,质疑也来得最猛:人设、版权、言论,裂缝一条条爬满了神坛。
但你要是看透了平台的 “造星套路” 就会发现,鸡排哥爆红根本不是 “运气好”,而是抖音早就算好的一盘棋 —— 从选谁红、什么时候红,到红多久,全是按剧本走的,目的只有一个:让更多普通人接着为平台 “免费干活”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辛苦各位看官支持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没人知道“鸡排哥”的这场狂欢还能持续多久,但在他之前,人们已经见过太多类似的“鸡排哥”。就在上个月,“粥饼伦”刚刚曝出新闻,石家庄灌饼分店开业半年歇业,连房租都没挣回来。
谁说网红过气就只能闹情绪?郭有才最近的举动,倒是让不少人看愣了。曾经直播间的流量王者,现在直播间人气下滑,弹幕稀稀拉拉,他也没吵没闹,没说自己多惨,反而叫老婆上了台。
然后短视频的风向一变,各种后浪冒了出来,纷纷瓜分流量池,郭有才慢慢也不再出现在大家的首页了,有人说他凉了,有人说人设崩塌了,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:“你看吧,泡沫终归是要破的,”但真相到底是啥?
2018年郭有才靠农村搞笑视频火起来,一条视频能赚几百万。那时候他直播带货农产品,两小时销售额过亿,代言费一年上千。有人买他卖的袜子,也有人骂他骗钱,但他确实赚翻了。
“鸡排哥”李俊永所提供的“情绪价值”,并非什么玄妙的概念,而是由一个个微小却坚实的行动构成的。那块卖了九年依然是6块钱的鸡排,就是最硬的通货。